最新动态

党史学习教育首页 > >>党史学习教育

“万里拓荒 一身是胆”:华侨杨明斋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

更新时间:2021-03-29  访问量:3819/人次



       追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历程,杨明斋的作用不能忽视。1920年,他随俄共(布)代表维经斯基回到中国,先后会见李大钊和陈独秀,参与中国共产党的发起初建工作。驻上海期间,杨明斋加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,筹建中俄通讯社,主办外国语学社,并一度代表党指导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。可以说,无论在党的组织建设、干部教育,还是宣传工作上,杨明斋都是建党工作的主要推动者之一。


      1882年,杨明斋出生于山东省平度县的农民家庭。1901年,他跟随同乡“闯关东”“跑崴子”,到俄罗斯谋生。留俄期间,杨明斋参与当地工人运动,成为一名旅俄华工领袖。1920年春,杨明斋作为维经斯基的翻译兼助手来到北京。此行目的是考察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状况,并“联络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人物”。在上海,陈独秀多次召集倾向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与维经斯基座谈,杨明斋参与其中,并向大家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状况。经过充分交流,大家认为“中国已经具备建立共产党的条件”。于是,陈独秀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组织核心发起建党活动。杨明斋也参加了马研会,继而成为沟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座重要桥梁。第一,老渔阳里2号的“常客”。老渔阳里2号是孕育中国共产党的“秘密摇篮”。陈独秀曾在此多次与维经斯基、杨明斋等人会商建党事宜。1920年12月,陈独秀离开上海,杨明斋成为上海党组织的主要领导者之一。史料显示,这一时期党内重要工作是由李汉俊、陈望道、杨明斋等讨论决定的。第二,新渔阳里6号的“主人”。新渔阳里6号是团中央机关所在地,最初是“由杨明斋经手租的”。1920年7月,居住于此地的杨明斋筹设中俄通讯社。该社采编来自俄罗斯的通讯稿及英美等国新闻,译成中文后发送至全国30余家报刊。仅在上海当地报刊上,就刊布了上千篇宣传俄国革命的稿件。第三,参与领导上海工人运动。1920年11月,根据“组织真的工人团体”原则,党组织领导的第一个工会——上海机器工会建立,李中负责领导。杨明斋作为工会名誉会员,参与建立工会并发表演说。他向大众阐明“为什么要组织机器工会”,并要求促进工人阶级的觉悟、广泛组织机关开展斗争。上海机器工会的成立,标志着党的早期组织对工人运动由理论宣传转入斗争实践的新阶段。工人运动的发展,为党在上海发起和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、组织基础。
      历史上,杨明斋长期负责党员理论教育。刘少奇、任弼时、张闻天、王稼祥、伍修权等人都曾做过他的学生。第一,领导教育委员会。建党时期,为训练和储备青年干部,党在上海“成立了一个教育委员会”,杨明斋担任主任。教育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有三项:从各地选派革命青年赴俄国留学,主办外国语学社,协助上海党组织开展宣传工作。第二,主办外国语学社。上海外国语学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培养青年干部的学校,由杨明斋负责并兼任俄文教员。就读于此的许多进步青年,如刘少奇、任弼时、罗亦农等人,怀着“救国救民的革命抱负”,踏上改造中国的伟大征途,逐渐成长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。第三,代表党指导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。1920年8月,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,俞秀松任书记,杨明斋代表党组织指导团的工作。对此,陈望道是这样说的:“青年团是党派杨明斋负责的”;邵力子也指出,团组织成立后“由杨明斋负责”。1921年,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发出电报,邀请中国共产党“派遣代表团出席”共产国际三大。杨明斋作为党指派的代表之一,携带党向共产国际提交的书面报告启程前往苏俄。共产国际三大闭幕后不久,中共一大在上海拉开帷幕。由于时间上的原因,远在异国他乡的杨明斋没有机会出席党的一大。杨明斋为我们党所作的贡献、杨明斋的为人和工作作风受到了不少党内同志的称道。比如,李大钊赞誉他“万里拓荒,一身是胆”,周恩来称其为“忠厚长者”。上世纪30年代后期,被诬陷入狱的杨明斋在苏联牺牲,后葬在莫斯科南郊的布德瓦公墓。1989年8月,国家民政部门公布杨明斋为革命烈士。